1. 我校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和岗位聘任、学科建设总体规划、省级名牌专业建设,先后确定了 89 门校级重点课程,设立课程建设岗位,加强课程建设工作;
2. 从 1997 年开始,经过充分论证,我校先后启动了“陕西师范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陕西师范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招标项目”,每年投入 70 余万元,尤其是 2004 年投入 500 余万元, 2005 年投入 1000 余万元直接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其中设立课程建设子项目,先后有 28门重点课程获准建设立项,70门课程获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 11 门课程获准校级网络课程建设立项.同时建设了网络课程教学的多媒体操作平台(天空教室、网络课堂)和精品课程制作软件,先后有 18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3. 制定了《陕西师范大学课程建设规划(2005年— 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陕西师范大学课程建设评价方案》《陕西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全面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立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
4. 学校制定了《关于〈陕西师范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补充意见》(陕师校发 [2005]17 号)和《陕西师范大学业绩津贴分配实施办法 ( 修订稿 )(陕师校发 [2005]16 号)》,增设校聘重点课程建设二级岗位(关键岗),并规定“近三年主持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经过聘任程序,可以聘至校聘重点课程建设三级岗位,享受相应岗位津贴,并一次性奖励该门课程成员组 5 万元;近三年主持有省级精品课程,经过聘任程序,可以聘至校聘重点课程建设四级岗位,享受相应岗位津贴,并一次性奖励该门课程成员组 2 万元.”进一步加强了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和奖励力度,极大的促进了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获得省级级精品课程后,学校另外提供5万元配套经费进行重点建设. 近三年主持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经过聘任程序,可以聘至校聘重点课程建设三级岗位,享受相应岗位津贴,并一次性奖励该门课程成员组 5 万元. 增设校聘重点课程建设二级岗位(关键岗),鼓励教师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后,继续加大建设的力度,丰富网上共享资源,学校专门为精品课程配置了独立的服务器,每门课程配置了单独的10GM的虚拟主机.